首页 > 大学文化 > 工大精神
大学文化
工大精神

艰苦奋斗、穷究真理、锐意创新、开放包容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

1960年建校之初,正遇国家严重自然灾害,似乎有些“生不逢时”。然而条件的艰难并不减先辈们的创业斗志。要在一张白纸上创办一所拥有万人规模的工业大学不仅是北京市委的重托,也是北京工业建设“高、精、尖、新”发展的需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更美的图画。筹备期间,办公条件因陋就简,楼道里就是办公室;教师备课十几个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冬天没有暖气;为了早日建成教学楼和图书馆,很多教师亲自参加建校劳动;虽然几十年没有一栋像样的办公楼,但教学楼和实验楼从来都是校园最恢宏的建筑。困难磨砺斗志,简陋激发创新。物换星移,如今工大的校园变了,变得秀丽宽广,变得欲与日争辉;数万人孜孜耕耘于此,勤学慎思于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怀抱人生理想走进校园,走向社会。变的是一张张面孔,不变的是艰苦奋斗、勤俭办校的办学传统,是“踮起脚,够得着”的进取精神,是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刚强意志。

穷究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北工大人从建校开始就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首都建设服务”的办学之志,逐步确立“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坚持科学至上,探求真知实学,穷究于万事万物之理,成就于实践实干之工。工程师的教育培养了工程师的品性,而工程师的品性就是穷究于理、实事求是。无论是建校之初崭露头角的“真刀真枪”毕业设计,还是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喜获丰收的科学荣誉,无论是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特色,还是国内第一台单板机的研制问世,无论是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是谋划学校科学发展的美好愿景,无不是归功于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优秀品质,归功于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建校伊始,北工大就一直站在教育改革大潮的前沿,颇有初生牛犊的弄潮气概。也许因为这是一所新建学校,没有陈规,又充满活力,所以能不断革新故鼎、发展壮大。早在1964年,刘少奇同志提出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北工大就作为高教部半工半读的试点单位。彭真同志更是提出北工大要实行半工半读的“前三后二”教育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学好理论打好基础,后两年深入工厂企业,边学习专业边参加生产劳动,最后半年结合工厂技术革新项目进行毕业设计。这种既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培养生产实践能力、深受社会业界欢迎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仍颇具时代的改革启迪。改革开放以来,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工大校园,北工大仍旧是锐意改革的时代先锋。八十年代,以推行岗位责任制为突破口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广泛的示范影响,至今仍是一段耳熟能详的改革佳话。进入九十年代,北工大又被推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试点前沿,不断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突出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的培养特色。学科调整、欧宝网站最新官方入口 、机关管理、后勤服务和人事分配、财务制度“四个模块、两条主线”的整体改革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迈入新时代,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服务北京,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诸项举措又无不以改革为圭臬,彰显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开拓勇气。

开放包容、争创一流的团队精神

山不择土,能成其大。海不择流,能成其深。北工大就像一个大团队,与生俱有包容开放、聚纳百川的胸怀。她的创业成员大多是从当时的北大、清华和北航等高校抽调过来的优秀教师,这个优秀团队使得北工大能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开始建设。在这里,英才不问出处,同心谋发展,聚力干事业。为了赶超先进水平,请来名师,出门拜师。来自五湖四海的科技英才为了建设一所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大学的共同目标,走进北京工大,融入学科团队,实现人生理想,创造事业辉煌。院士名师勇挑大梁,领军人才、卓越人才担当先锋。在强手如林的竞争面前,北工大人发扬不甘落后、奋力拼搏的团队精神,创新发展,只争朝夕。正是有了这一支支优秀团队,凭着他(她)们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不屈性格,北工大才能在事业发展中绽放异彩。


以上解读出自《北京工大报》总第560期《北工大精神的四重协奏》,部分内容适当改动。


Baidu
map